我公司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告知選中智慧水務典型案例提供廠家
導讀 :我公司憑借10年的智慧水務軟硬件生產經驗,且得到了大量的用戶好評,于2021年3月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告知選中智慧水務典型案例提供廠家,為整個智慧水務的設計和運用典型提供有說服力的技術方案
1. 應用場景和運行實例(限1000字)
解決泵站數據準確性、發現問題及時性及安全性等問題。
安裝遠程監控后,對設備的運行狀況、壓力、頻率及進水情況進行實時監控,避免人為誤差,所需數據可及時方便的獲取;安裝遠程監控,還對安全防范、視頻監控做到了紅外報警,一旦有外來人員進入或靠近水源重地、泵站內部,監控系統會馬上進行報警,泵站的“三防”工作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安裝遠程監控,可以對泵站內部排污泵進行控制,防止了因排污泵故障而引起的設備水淹,配合此項,監控還有地面淹濕器,這就更好的保障泵站內因漏水而引起的設備故障等現象;安裝遠程監控,對儲水池水位進水監控,改善儲水池因浮球閥失靈發生的漏水、抽干等現象,對進水進行24小時保護。
2、解決夜間小時流量大,產銷差高的問題
數據平臺能夠及時傳送各項供水指標,特別是監管夜間小時流量以來,為我們在工作中及時處理問題提供非常可靠的依據。以三八南泵站為例,2017年3月份,貯水池經常被抽干。通過數據平臺查找原因,發現夜間小流量最高達70-80噸,白天最高可達110-120噸。我們立即查找原因,發現是鍋爐供水管線腐蝕嚴重造成多處漏水所致,在更換管線后,夜間小時流量下降至30噸。又進一步查找原因,發現是居民樓內管線漏水所致。撤換后,夜間小時流量下降至8噸。我們隨即對水泵進行了調換,將原來流量為100M3/h的水泵更換為42M3/h的水泵,在堵塞漏失、降低產銷差的同時,一并達到了節能。
今年,我們根據數據平臺提供的運行數據,指導和安排漏失嚴重的泵站進行改造,并挑選出50處泵站列為1號工程重點改造項目。改造全部竣工的三八南泵站、言論泵站、南葦泵站、紅星二泵站,夜間小流量都達到了優秀標準,分別為8噸、4.5噸、3.5噸、3.9噸。
以7月份為例,同期水量、電量情況對比如下:
泵 站 | 電 量(KWH) | 水 量(M3) | ||
2016年7月 | 2017年7月 | 2016年7月 | 2017年7月 | |
三八南 | 10594 | 2936 | 54311 | 18030 |
言 論 | 9900 | 4760 | 31450 | 12634 |
南 葦 | 2989 | 1897 | 17338 | 5089 |
紅星二 | 5260 | 2960 | 26729 | 17360 |
2. 項目運行效果和效益分析(限500字)
1、解決人員老化、效率不高的問題
隨著退休人員的增多,加壓值班人員面臨嚴重缺口,而且隊伍嚴重趨于老齡化。2015年,沈河分公司加壓人員平均年齡為49歲。當時的大萬蓮班組,7個人,在2015年、2016年兩年內相繼全部退休。每月兩次的泵站小流量測試,原由泵站巡視人員夜間到現地進行抄表,不僅存在安全隱患,也會增加了職工的勞動強度。隨著智慧水務的引進,以上難題迎刃而解。遠傳監控設備安裝后,泵站巡視由每天的2次改為1次,減輕了運行工作量。
在遠傳設備運行一年后,我們又率先在加壓系統實施了改革,取消了多年來運行“倒班”工作模式。將夜間的搶修及運轉工作全部交由加壓維修隊完成,加壓巡視人員改成“白班制”,由每天巡視15個泵站改為巡視7個泵站,由以往的78人減至現在的48人,徹底地改善了巡視人員不足及巡視不到位的情況,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責任心。特別是遠傳監控設備在發生故障后會第一時間發出“警報提示”這一功能,為我們大大提高了發現問題的主動性,改變了以往一出現問題,百姓登門、電話不斷等工作極其被動的局面。
2、解決節能改造中“摸著石頭過河”問題
在以往的節能改造中,我們在更換設備時,大多根據頻率高低判斷選型水泵,因此造成不能一次準確定位,往往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以匯寶國際泵站為例,2010年在第1次改造中,以串聯減壓閥的方式,高區帶中、低區,運行一段時間后,發現供水量不能滿足三區供水。隨后改為高區帶中區,但又發現節能效果不明顯,降耗僅為20%。在2015年5月份進行的設備普查中發現,高區水泵揚程不足,我們緊接著對設備進行了更換,降耗為50%。2015年7月份對匯寶國際泵站安裝出口水表后,通過數據發現,高區泵完全可以帶中區、低區,啟用低區減壓閥后,降耗也可達到40%。2017年5月份,我們根據一年來運行數據核算,對匯寶國際泵站又進行了設備改造,改造后降耗在原有的基礎上又達到了20%,現運行狀態達到最佳。由于借助數據平臺,節能降耗效果非常明顯。